第102章父兄不怪;“若谢辞真将朝廷大军收拢到手,那就完了。”
当天夜里,谢辞离去之后,闻太师挣扎伏于案上,给张元让写了一封长长的亲笔信。
“余命不久矣,仲濂见此信,当是余弥留之际。吾与汝同朝为臣二十七载,汝辅帝之心,余深知之,若逢中兴明君或太平之时,余未敢质询半句。然如今北戎侵境,生灵涂炭,中都之祸,历历在目,若你我行差踏错凡有半步,汉室江山必遭屠戮诶!空悲切,长留恨,汉皇武帝不复在焉,而民长存,盼卿怜之,惜之,重之!
兄今绝笔,感激涕零矣!”
前后三封信,八百里加急,最后一封,笔迹彻底软弱无力,絮絮未尽,不成字,最后只勉强添了一句,“兄今绝笔,感激涕零矣!”
这三封信,次日就已经摆在张元让的署房大案上。
张元让枯坐了半夜,忆起当初皇宫谢辞振聋发聩的那席话,这个最古板对君王最忠诚的中年男人,最终在黎明前一咬牙关,捏着笔给闻太师回了信,彻底颠覆了他一条道走到黑并孤耿固执了半生的信念。
……
闻太师离京之后,朝廷的事情都是张元让在主持,大军北伐的后勤工作也是张元让竭尽全力在做。
不管如何,闻太师做的这个决定,必须得到张元让同意并支持。
中立派,保皇党,如今必须达成高度一致,朝廷后方对北伐大军的支持必须不出任何纰漏,哪怕明知大魏已经走到尾声,北戎完了即是改天换地的内战。
可能长,也可能短,但必然会发生,朝廷此刻的作为既是驱逐北戎也是加快这一进程。
但张元让正如当初张宁渊绝食以求,兄长无声默认,当日如今种种交错,他咬着牙关回了信之后,立即起身去了政事堂,当天,圣旨就紧随回信下发了。
嘉州也下了雨,张元让独立在城头之上,望着披着蓑衣的驿兵越走越远,没入风雨之中。
希望他的选择没出错。
希望谢辞不要让他失望!
……
五月二十,闻太师病逝。
这个为国朝耗尽毕生心血的老人,溘然长逝。
临终之前,他把所有节镇大将及朝廷大军并两者麾下的大小将领,俱召集在主帐之外。
闻太师整理过仪容,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袍,扶着商容和谢辞的手,出了帐帘之外。
当着全军的面前,赵信河宣读的朝廷圣旨。
闻太师把圣旨和前日的令箭和帅印颤着手但郑重地交到谢辞手中。
“驱逐北戎之事,就全托于诸位之手。”
圣旨一出,很多人都脸色刹那有些微妙。
李弈的心当即一沉。
不过事实上,在场所有人,基本在发现闻太师已经回光返照那一刻,神色就已经出现变化了。
闻太师虽然病成这样,但谢辞说他是定海神针,还真是的。
所以谢辞接掌帅印之后,他第一时间,就进行了一场教科书式的聚拢军心。
……
飓风过境,雨水渐渐停了,但风仍有一些,索索吹动,空气染上清凉。
远方青山巍峨,战场被水浇过,大片大片的湿漉漉褐色和远处的苍色夹杂在一起。
该黯伤的,已经黯伤过了,谢辞今时今日,也已经见过太对的生离死别。
些许低沉,很快就就调整过来了。
当务之急,是战场,是北戎,是要将这已经因呼延德和杨恕朱照普弄得四崩五裂人心浮动尽全力聚拢,及他本来平起平坐无端上位的异样感消弭去!
谢辞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上过一炷香,闻太师的灵柩当天就送回嘉州了。
战时不挂白,谢辞一身玄黑重铠腰悬佩剑,青蓝氅衣披挂在后,他蓦地转过身来,对在场的诸人道:“诸位,闻太师和谢某人意在将北戎大败驱逐出关!”
“覆巢之下,绝无完卵!尤其是我们连西南和荆南的天险也没有!”
杨恕和朱照普为什么走,就是因为有倚仗;其他人为什么没走,根本原因可不是因为大义心比前二者强的。
就好像高巍,他还能往哪里去?就算撕破脸了,最终考虑过后,也没有走。
一旦百万大军大败,燕南平原被北戎彻底占领,他还能跑哪去?
紧接着就轮到他了。
有关帅印、令箭这些,谢辞一概不提,他第一席话,就让所有人的浮躁的心沉下来了。
谢辞环视众人,他面前的即是五大节镇的节度使和大都护的高巍李弈范东阳汤显望,另一侧则站着朝廷以张慎、黄宗羲、宋濂升、陈卓竟、吕亮五大主将为首的朝廷诸多将领,后者不少人都面露悲戚,但很快就被后事吸引住了,目不转睛,神情变沉肃。
人很多,雅雀无声。
谢辞毫不犹豫道:“驱逐北戎之后,我与诸君各凭本事,再决雄雌!”
他直接把话挑明白了,反正现在各节镇各自掌各自的兵马,他谢辞行事一向光明磊落,诸节镇也不是傻子,他调兵遣将不合理的地方,诸节镇又不是看不出来非要从命不可。
谢辞这话够敞亮,一语就定下了基调了。谢辞第一时间就率军驰援当时陷入重围的朝廷大军和汤显望部,大家虽然自己没做到,但谢辞当这个主帅,却比其他人或者空降军要比让人服气得多。
汤显望最先表态:“是这个道理,我没意见。”
不过高巍瞥一眼站在另一边的张慎黄宗羲宋濂升等五名朝廷大将,及其身后的他们麾下的大小将领校尉。
高巍挑了挑眉,朝廷大军可是足足有四十万啊!若全归了谢辞,日后还打什么打,决什么雌雄?
“这朝廷大军,……”
谢辞一听就明白了,他毫不犹豫举起右手:“我谢辞,今日以过逝父兄之名在此立誓,驱逐北戎出关后的三年内,绝不纳朝廷大军一兵一将!
驱逐北戎之后,内战期可能很长长如三国混战,但也可能很短,三年早就结束了。但不管怎么样,三年很足够,但非无限期,谢辞加了这个三年之期,反而更合理更能取信于人。
“若违此誓,他们于九泉之下,将无一息安宁之日!”
若是旁人立这个誓,可能就不大能取信于人,但谢辞却不一样。谢家的儿郎,个个铮铮铁骨一诺千金,在场人都曾接触很深。
谢辞千里越狱,一路从相州到中都,他为他父兄泣血做的,在场的人都是有京城消息来源的,谢辞杀回中都之后,差不多一清二楚了。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不过张慎和黄宗羲及吕亮,三人却目光动了一下,瞥向谢辞,又微垂下眼睑,遮住眸光。
——日前于沣水东战场的动容和思想改变,再加上闻太师临终前的私下话语,他们已经是下定决心,追随谢辞的了!
谢辞起誓不纳他们,但他们却是暗自坚定决心。
不过这个日后设法,现在却是不适宜露出端倪的。
高巍他们和部下对视一眼,心中一定,再加上目前这样,确实是最好的结果了。
最后高巍道:“好,那就说定了,谢家小子,记住你说的,可千万让谢公父子死不瞑目啊!”
谢辞毫不迟疑道:“那是自然!”
……
谢辞已经反复忖度过多次,非常利索的,重新将军心稳定下来了。
之后趁着这个重新聚拢的势头,调解了一下高巍和汤显望,让两者勉强达成了表面的默认和解。
再然后谢辞重新调整各营的位置,将原来各自分开距离的各节镇和朝廷大军重新拉回来成为一个整体大营。
再重新调整了布防。
一连串事情下去,谢辞折返朔方军所在的东营时,午时都已经过去了。
翻身下马,他手里托着令箭和北伐帅印,坠在掌心沉甸甸的。
秦显他们方才也在,一路跟回来,个个欲言又止。
谢辞拍拍秦显的肩,对他们说:“先回去,把下衣换了。”有什么回来再说不迟。
方才军礼送别闻太师,湿半截裤子,都是沙场征战的人,得好好保养自己。
“我与诸君还待日后。”
谢辞温声对他们道:“待他日内外战事都结束了之后,我和汝等还要安享太平盛世。”
这话好像没说什么,但又好像什么都说了,众人方才欲言又止的心立马一松,当即大声应了,纷纷拱手去了。
谢辞目送他们片刻,须臾转身,撩帘和顾莞一起进了主帐。
进了帐内之后,谢辞紧绷挺直的肩背这才一松,他把帅印和令箭郑重放在长长的主案之上,再摩挲一下手上的祁连玉扳指。
他回头对顾莞说,那双俊美坚毅的面庞和眼眸有着难以言喻的感慨和释然,“我说谎了。”
朝廷大军他是必然会要的。
张慎黄宗羲吕亮一刹望他的眼神和微表情,他也捕捉到了。
谢辞心中了然。
但他还是以谢家男儿风骨,甚至以父兄之名起了一个谎言之誓。
“爹爹和哥哥们在天之灵,想必也不会怪我的。”他笃定地说。
正如同一个毕生没半句谎言的老实人,第一次撒谎骗人了。
但谢辞坦然。
他想,他父兄铮铮铁骨,为国为民,如此忠肝义胆,死后若有阎罗殿清算生前功绩,那必然不能让他父兄因为他这样的一句誓言让他们不得安宁的。
倘若没有,那他想,父兄在天之灵,也是必然不会怪罪他的。
因为,那是父兄倾尽一生的夙愿。
顾莞看着他,近卫远远见到他们回来,已经把长明灯点起来了,天光和灯光,帐内甚是明亮,谢辞说着这些话的时候,神态自然,眼神平静。
他第一次提起父兄之死,没有愤怒,没有泣血,也没有情绪翻涌难以自抑。
他心中那道深深的伤口,终于愈合了,他会怀念父兄,但不会再痛苦伤心难能自控。
千万人俱往矣,
他认同他父兄的选择,这条长道他也走上去了。
接受了现实,延续他们的过去。
顶天立地,擎天男儿。
顾莞忍不住笑了起来了,她伸手臂勾下他的脖子,在他的嘴角啾的亲了一下。
挺响亮的,谢辞赶紧侧头望帐门,帐门是阖着的,他唇角不禁翘起来了。
成亲之后,两人这才是第一次有亲昵举止呢,他也俯身,亲了她的脸颊一下。
谢辞搂着她的腰,擡头深呼出胸臆一口浊气,这几天,发生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呢。
飓风过境风雨很大,但很快就会过去平静下来了。
太阳一出来,气温重新变炎热,地面就该很快干透了。
谢辞摇了摇头,闻太师给他说的,其实他都有想过,呼一口气,“我的真的希望尽快结束战事。”
他神色变得肃然起来了。
“不等秦显他们过来再说吗?”
谁不想呢?她也很想好吗?
“希望战事结束的时候,咱们阵营里的每一个人,都好好的。”她不由有点感叹,每次都伤很多人,弄得每次大战开始她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哪个出了岔子。
处得越久,感情越深,但凡秦显乃至秦关陈珞他们哪一个出事,她想想都感觉有点承受不住。
顾莞勾着谢辞的脖颈,他现在好高,她必须得往后仰才能看到他的脸,不过他下盘超级无敌稳,那腰身紧窄遒劲,力量十足十。
谢辞箍着她的腰,被她这么一下弄得心都软下来,严肃的表情也绷不住了,也好,等秦显他们来再说,以免又得重新说一遍。
“趁这点罅隙,咱们说说话呗。”
她悄声说。
谢辞耳根立马一热,他急忙小声说:“你别乱来啊!秦显他们马上就到了!”
换个裤子,就一会儿的事。
顾莞忍不住笑了起来了,“就说说话,你以为我要干什么?”
谢辞:“……”
他才不信,她很坏的,专门逗他。
但他瞪她一眼,却不禁笑了起来,那双漂亮的眼睛彻底褪去方才的铁血凌然,盛满了甜蜜。
……
只是和朔方军所在东营的罅隙温馨相比,后营这边范阳军所在的中帐之内,气氛却是完全迥异。
李弈面沉如水,翻身下马快步入帐。
他可能是所有节度使当中,唯一看破了谢辞誓言的人。
田间唐汾等人紧随李弈之后入了主帐,大家都顾不上坐下,疾步一直紧随知主案之前,唐汾有些迟疑:“这谢辞今日所言,你们说,有几分真?”
实在事关太重大了,将对他们日后所图产生巨大的影响。
李弈毫不犹豫道:“一分也没有!”
他异常敏锐,今日谢辞起的誓,他半句都不信。
李弈脸色一时难看到了极点,四十万朝廷大军啊,都是京营的精锐。
他对闻太师不着痕迹表过很多次心迹,努力了这么长的时间,可最后闻太师却将帅印给了谢辞!
他深深不忿,彻夜难眠,还在使力,今日尘埃落定。
而最糟糕的是,谢辞日前的驰援,才刚刚得了黄宗羲等主将及整个朝廷大军的心。
不见,连汤显望的语气都缓和了,他甚至给了谢辞面子接受了和高巍的调解。
李弈并未后悔自己日前的选择,做了就不说后悔,只是他哑声:“若谢辞真将朝廷大军收拢到手,那就完了。”
天下兵马,谢辞占据一半,几乎可以确定,他得天下了。
作者有话说:
谢辞已经彻彻底底坦然面对父兄去世了,并且,他沿着这条自己摸索并已经清晰的道路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事业果然是男人最好的医美(哪个宝宝说的,非常认同啊),从前的惊艳纯挚少年也很搓手,但现在的谢辞真的迷死个人啊哈哈。
别着急,咱们莞莞也马上要医美一下了,后勤财政以前是没有可信赖的人她才事必亲躬的,莞莞其实是个很有冒险精神的帅女子。
……
哈哈剧情原因今天短小了一点,不过明天应该会肥回来的!啾咪啾咪~宝宝们!我们明天见啦~(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