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开更 > 正文 第88章 巅峰时刻

开更 正文 第88章 巅峰时刻

所属书籍: 开更

    四十五集!!!

    在知道集数的那一瞬间,什么适合情景剧,什么不是大女主的风格,什么题材不适合的问题,统统都被胡珊妮抛之脑后。

    众所周知,编剧是按集数拿钱的。

    按照创梦帮她和及时雨签的编剧合约,这部剧的主笔必须是胡珊妮自己,只有胡珊妮三次修改都达不到影视方的要求后,影视方才能自己去找别的编剧或者编剧团队一起参与改编。

    及时雨给她的委托编剧报酬是按行内公道价来的,但具体能支付多少,要看最后定档的集数算。

    胡珊妮的书是按情景喜剧的风格写的,小体量小场景,她自己估摸着撑死写个三十集就不错了,再怎么灌水拖时长三十六集撑死。

    可红河的人说什么?

    要做四十五集,要做四十五集,就等于她能拿到四十五集的钱,四舍五入下来,就算扣掉税费和给创梦的代理费,这笔编剧费也是她这本书版权的两倍了!

    “呵呵,集数是不是多了点?”

    制片人大概和不少原著作者打过交道,想当然的以为这个一脸严肃的女作者是担心这个,“要是有难度的话,四十二集也不是……”

    “不!四十五集刚刚好!一点难度都没有!”

    胡珊妮斩钉截铁地答复,“集数一点都不多!我能做到!”

    让情景喜剧见鬼去吧!

    穷了这么多年,对方只要给她四十五集的钱,别说写大女主逆袭剧,就算让她写艳/情/剧,什么和剧组男明星不可不说的一二三四五件事,她都能写!

    于是,一场原本该不欢而散的剧本会,最终变成胡珊妮打了鸡血一样浑身是劲的回去了。

    回到家的胡珊妮,开始绞尽脑汁的思考,该怎么才能把自己这个松散的架构改编成能成为四十五集的庞大格局。

    虽然有“钱”作为最重要的动力驱动,但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普通电视剧一集时长在四十五分钟左右,以编剧语言的字数来写,一集至少要有一万五千字的体量。

    考虑到还要有删减和修改的余量,写到一万七八是经常的事。

    胡珊妮的原著总字数只有四十五万。

    既然原著的字数不够,那就只能扩写。

    先增添转场景,再增添出场人物,给重要人物加戏,增加新的剧情和冲突……

    胡珊妮废弃了自己原本花了半个月整理的剧情大纲和分集梗概,开始进入了不眠不休修改的模式。

    作为原作者,她很容易进行这项工作。

    毕竟这世上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自己的小说了,其他编剧拿到书可能还要研究下具体能在哪里加哪些内容更容易引发戏剧冲突,只有她能立刻着手。

    在她进行初步改编的工作期间,红河影视那边催的也很急,几乎是每天都要问一下进度如何。

    四十五集的剧集算得上“大项目”了,这本书原本写的就是“大明星和剧组”在剧组的故事,很多演员都对这个项目表现出了兴趣,只等着看剧本再确定要不要接。

    明星的档期都很紧,红河那边也急着要剧本大纲人物小传和前五集去敲定演员。

    “哎呀要不然你先赶紧出五集让我去找演员得了,前面先把女主角剧情写的高大上一点,人物性格鲜明一点,让人一看就想接的那种!”

    红河那边的选角副导演催的是最急的,“你不是说一个月就能出吗?”

    那也是一个月啊!

    现在才一个礼拜呢!

    “但是一部剧的节奏很重要,如果头重脚轻,后面演员会不会觉得被骗了?”

    “哎呀台本改来改去很正常啊!”副导演不以为然地说,“你要是时间紧,我先找几个助理攒个五集出来?”

    胡珊妮听到他的建议眉头就是一蹙。

    很多剧组的固定班子都有自己常用的编剧班底,这些有些顶着导演助理或者制片助理的名头,是为了在现场修改和剧本错误和编辑台本用的,并没有署名权。

    但有些“厉害”的助理,有时候能借着人脉关系,在剧本上给自己赚个署名。

    四十五集啊!

    胡珊妮要想赚到大部分钱,就必须为自己争取唯一署名的事实,既全剧本至少百分之七十的字数必须是她自己创作的。

    “不必了!我可以,您再等我三天!”

    不就是先出五集嘛,她拼了!

    于是胡珊妮放下正在梳理的剧本大纲和分集梗概,抛弃掉什么结构、剧情、伏笔,直接开始上手写前五集。

    三天写五集,一集近两万字,等于胡珊妮每天要码三万字左右,而且还要保质保量足够亮眼。

    为了前五集足够亮眼、足够吸引演员的青睐,胡珊妮不得不将书中最精彩的“名场景”和最激烈的冲突尽量安排在前五集发生。

    如此一来,这部剧的女主角一开始就仿佛被放进了“轧碎机”里,在剧烈冲突的环境里压力越来越大,又一次又一次凭借自己的韧劲和智慧度过难关,并因此带出更多的出场人物。

    等剧本的前五集写完,胡珊妮觉得自己像是只被丢上岸的鱼,不停对自己吐着唾沫以免被晒死,结果吐到无物可吐,彻底被榨干。

    她那间小小的出租屋里,满地都全是即溶咖啡和功能饮料的铁罐头,她连起身泡个速溶咖啡的时间都没有。

    至于外卖送来的食物和泡面的纸盒,则乱七八糟地摆在玄关的走道上,有些盒子上面都已经爬满了绿色的霉菌,它们在等待着胡珊妮下次出门的时候将它们丢出去。

    但那是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

    第五集最后一个句号落定的瞬间,胡珊妮泪流满面,不是累的,是激动的。

    有很多人曾问过胡珊妮,为什么要这么“倔”。她明明只要接受安排回到老家,就可以过上足够富裕、体面的生活,却非要在在魔都这样的地方像个普通毕业生那样飘着,明明已近而立之年,却从事着谁也看不到未来的不稳定工作。

    答案很简单,写作是能带来成就感的。

    那种写出自己满意的桥段和剧情,那种“我靠,只有我能写出这种东西”以及,“我居然也能写出这样的东西”时带来的巨大满足,是任何时候都难以获得的幸福感。

    那一瞬间的幸福感,足以治愈所有的焦躁、不安和疲惫。

    更何况,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不但有意义,还能带来生活品质上的提升时,那获得就不仅仅是成就感,同时能带来的还有尊严。

    钱,就是编剧的尊严。

    再三检查过自己写的五集里没有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和一些常见问题后,胡珊妮忍着长期熬夜后的头痛,又阅读了一遍。

    非但没有任何问题,胡珊妮还非常确定,这五集绝对是她从业以来写出的最巅峰状态,超越了她以前所有剧本的质量,没有哪个女演员在看到这五集后不对这个角色产生心动。

    于是胡珊妮按照流程,通过邮箱同时将这五集抄送给了项目负责人、制片人、剧本策划和执行导演。

    在陆续收到邮件“已到达”的回执后,胡珊妮关上了电脑,爬上自己那张简陋的单人床。

    在通过创梦得到这份版权合同和编剧合同之前,胡珊妮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埋头写作,获得的只有自我感动式的成就感,并没有“尊严”。

    但她相信,当她梦醒后,她将获得它们。

    ***

    “问题出在胡珊妮的前五集。她的前五集剧本,写得太令人惊艳了。”

    办公室里,老袁对着连胜嗟叹着,“那五集我们都看了,毕竟一部剧的开场是最重要的部分。但那五集,我们几乎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那五集,剧情有张力,对白精彩,风格里既有网络作者独有清奇脑洞,又有她独有的合理逻辑。不瞒你说,那五集我是一口气读下来的,一开场虽然只是发生在几个小人物身上的戏谑故事,可读过后却让人笑中带泪。”

    老袁对胡珊妮剧本的开头印象极为深刻,也极为赞赏,“那五集,只要是个演员,都能看出其中有极大的表演空间。”

    正因为这五集太精彩,当选角副导演拿着这“前五集的草稿”去找那些知名演员时,几乎人人都有兴趣。

    这些演员很多都是电视剧圈的成名人物,挑剧本是最基本的能力。

    不难想象,只是几天内匆忙写出来去找演员的“草稿”都有这样精彩的水平,那完成后的剧本该有多出色?

    所以演员的敲定很是轻松,项目还没启动,就已经有三四个最难约到档期的女演员表示,可以为这部剧空出档期。

    “你可以去问问胡珊妮,我们从未为难过她的写作,我们所有的要求都是经过她同意的。她那五集一发过来,我们看完后,纷纷表示捡到宝了。”

    “虽然她当时大纲没出,小传没出,梗概也没出,但就凭那五集,我们立刻就给打了百分之三十的编剧款,这些应该是在她第三阶段的剧本全部完成才拿到的。”老袁为了表示他们不是苛刻的公司,很诚恳的解释,“从签合同到拿到百分之三十的合同款只用了半个月。哪怕是业内的知名编剧,也很少有这个速度,对吧?”

    “是。”

    连胜承认,“但也有很多编剧,在那之后,就再也拿不到一毛钱了。”

    “那是因为很多剧在那个阶段就被平台或卫视拒绝了,整个项目就被毙掉了。但这部剧不同。”

    老袁说出一个家喻户晓的女演员的名字,“这部剧是和这位女演员签了合同的,就冲着她的名头和能带来的观众数,谁都会给这部剧大开绿灯。”

    这件事应该是对外保密,等着一个关键时刻再曝光的,所以连胜并不知道。

    “是女演员带进组的编剧要给她加戏份?还是你们觉得胡珊妮的名头配不上这个女演员,所以要换编剧团队?”

    不怪连胜会这么想,在听到女演员名字的那一刻,很难不产生这样的阴谋论。

    这在业界也是常见的事情。

    对连胜来说,只要是有原因,把原因说开了,一切都好谈。

    “都不是。”

    老袁本想给大家都留下最后的一点体面,也给胡珊妮保留她该有的署名权和该得的报酬。

    但现在连胜都来了,这件事注定已经不能这样“不明不白”的收场了。

    “就像这茶,如果它在茶馆里被热水初泡,榨出了最浓烈的香气,饮茶的人在茶馆里尝试过这种清冽的味道,将它买了回去,当然就是希望它泡出来的茶都是这么香的。”

    看着连胜,老袁指着自己面前的茶盅,隐晦地打着比方。

    “可要是那花了重金买茶的人,回家后泡出来的茶都寡淡无味呢?”

    “如果那买茶人甚至为这茶办了个茶局,结果那些慕名而来、准备和买茶人一起品尝这极品茶叶的客人,也觉得这茶实在是寡淡无味呢?”

    连胜挑了下眉,蓦地明白了胡珊妮和他们的矛盾出现在哪儿。

    “他们会觉得自己被骗了,回去让茶馆把最初泡的茶交出来。”

    老袁点到即止。

回目录:《开更》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