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返回 努努书坊目录
努努书坊 > 医汉 > 正文 第165章

医汉 正文 第165章

所属书籍: 医汉

    第165章

    赵煦目前育有四女,废后孟氏所出的长女已经夭折,次女是寻常妃嫔所出,只三女儿、四女儿是他与刘贤妃所生,是以赵煦先带霍善去看刘贤妃所生的两个女儿。

    霍善不懂宫中诸多弯弯绕绕,赵煦都亲自带他去了,他便跟着去了。

    刘贤妃见赵煦带了个小孩过来,有些不解。

    还是赵煦和她说了章惇的说法以及霍善过人的医术,刘贤妃才朝霍善堆起了笑脸。

    章惇是赵煦从新党中挑出来的领头人之一,也是帮赵煦实现他亲政后各种设想的宰辅,他做的许多事都是赵煦授意的。

    前两年孟皇后被废正是由章惇从中推动。

    对许多人而言,刘贤妃是个不安分的女人,她仗着圣宠不肯居于孟皇后之下,不仅费心巴结赵煦嫡母向太后与生母朱太妃,还阴结宦官与朝臣相勾连。

    可在废后这件事上,赵煦的想法可不比她少,孟皇后是高太后给赵煦选的,也算是个才德兼备的女人。

    只可惜是成也高太后、败也高太后,自从高太后这位皇祖母去世以后,赵煦不止对以前无视他的朝臣进行全面的打击报复,还越看越觉得孟皇后格外不顺眼。

    要是赵煦自己没这个心思,刘贤妃也不敢暗示宦官和章惇他们动手。

    说到底,还是赵煦自己先动了念想。

    经过废后之事,对刘贤妃而言章惇也算是“自己人”,她虽然不怎么信任章惇举荐的“小神医”,但也不至于表现在脸上。

    先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再说。

    霍善也没考虑刘贤妃的想法,他见刘贤妃气色不错,便提出去看看两个小孩。

    两个小女娃年纪都不大,一个才两岁出头,还有一个还没满一岁,霍善认真看过两个孩子的情况,感觉都不是很理想,应该是赵煦的底子出了问题。

    得好好调理,否则估计都活不太长。

    只是两小孩年纪不大,用药方面须得多加斟酌,霍善与李时珍他们讨论了许久才敲定具体方案。他和赵煦商量过后,决定让赵煦找个靠得住的太医负责跟进他们一家的治疗。

    因为他是要回去的。

    赵煦道:“你觉得该找谁好?”

    霍善哪里认得宋朝的太医,一脸的茫然。还是李时珍跳起来给他提议:“找钱乙,找钱乙。”

    钱乙在神宗时期帮公主皇子治病,当了太医丞,地位很是不凡。而且这人可是专治小儿科的高手,有钱乙坐镇肯定没问题。

    这可是见到宋代名医的好机会。

    霍善麻溜说道:“找钱乙!”

    赵煦对钱乙有点印象,不过在他父皇神宗皇帝去世后,钱乙就有点边缘化了,听说经常在家闭门写书,也不知如今他的医术是退步了还是精进了。

    想到自己幼时似乎还让钱乙看过病,赵煦心里也有了决断,点着头说道:“那就找钱乙。”

    赵煦命人去把钱乙请来。

    钱乙年岁渐高,早已有了辞官的心思,所以平时有什么出头机会都会让给年轻人。他听闻赵煦宣召自己,还有些发愣。

    赵煦登基后他似乎都没被召见过,怎么突然让自己入宫去了?

    钱乙怀着满腔疑问入了宫,却见赵煦边上坐着个四五岁大的小娃娃。

    出于钻研儿科多年的本能,钱乙不由得多看了这孩子几眼,只见这孩子生得粉雕玉琢,模样很是可爱,那双眼睛更是乌湛湛的,瞧着格外有神。

    哪怕是像钱乙这样见惯了各种小孩的,也忍不住在心里暗赞一声“好个讨喜的小娃娃”。

    许是察觉了钱乙投来的目光,霍善也好奇地往钱乙望去,只见钱乙整个人清瘦如竹,虽已六十好几岁,眼底却不见丝毫浑浊。

    等钱乙向赵煦他们行过礼,霍善便跑过去问:“你就是钱太医吗?”

    钱乙一听他这嗓儿,更知晓霍善是个再康健不过的小孩儿。见赵煦没拦着霍善与他闲谈的意思,钱乙点头应是,又问霍善姓甚名谁。

    霍善跟他自我介绍完,跟他说起他的一个朋友对钱乙赞不绝口的事,尤其是钱乙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古方化裁出来的六味地黄丸更是应用广泛、活人无数!

    钱乙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自己化裁出的药方居然已经传得这么广。

    他本人怎么不知道?

    赵煦在旁听着两人的对话,却是知晓霍善说的是后世发生的事。

    小神仙果然通晓古今。

    赵煦心中对霍善愈发信服。

    霍善过去在诊病时已经用过许多回钱乙的药方,如今还是头一次见到大活人,马上把以前诊治过程中攒下的疑问和钱乙讨论起来。

    行家之间想要熟悉起来就是这么简单,几个医案讨论下来,钱乙便喊霍善一声“小友”了。

    钱乙到底还顾忌着赵煦在场,适时地止住了话头,和霍善一起探讨起赵煦几人的情况来。

    钱乙用药也会用到朱砂,不过大多是以朱砂为衣,也就是起个引子的用处。

    像霍善所说的频繁接触朱砂可能引发的种种问题,钱乙也是头一次从这种角度去考虑。

    毕竟这些陈设与装潢上所用的朱砂似乎并不会入嘴,乍一看和人得不得病根本没关系。

    可一比对赵煦的身体情况,又与霍善所说的汞毒完全相符。再看两个小孩,也是从娘胎里就带了点损伤。

    若是赵煦再不把身体调理好,便是生下皇子只怕也会体弱多病、难以长大成人。

    总的来说,还是得让他们先远离这种被朱砂和水银包围的情况。

    赵煦虽听不懂这一老一少的讨论,却也看出了这两人都是有真本领的,所以特意把钱乙也留下一起用膳。

    然后霍善就在餐桌上看见了……朱漆大碗和朱漆盘子。

    霍善:?????

    这颜色是挺端庄大气的,但是咱也没必要端着这样的饭碗吃饭吧。

    赵煦的神色也凝固了一下,想到自己经常用这样的器物,只能强笑着吩咐底下的人换瓷碗瓷盘盛饭食过来。

    一般人用漆器问题其实不大,只是他皇祖父英宗皇帝与他父皇神宗皇帝,那都是三四十岁就英年早逝,轮到赵煦身上更是集众多缺陷于一身,格外容易出毛病。

    霍善在宫中蹭了顿御宴,饭后又在宫中到处溜达着给人看病。

    还是他自己瞎转悠才发现宫里还有个排行第二的小公主,顺手给对方母女俩开了个方子赠了药。

    不得不说,赵煦这人还挺偏心的,提都没提这个女儿一句。

    霍善没打算掺和别人的家务事,不慢不紧地在宫里刷了一溜宝箱,第二天就等着苏轼来接他出宫去。

    比起待在皇宫,霍善还是更喜欢跟着苏轼在开封城里到处跑,闲来没事还能蹲在码头支个摊子给人看病。

    赵煦倒是挺不舍得把霍善还给苏轼的,问霍善要不要在宫中多待两天。

    霍善一个劲地摇头。

    不待不待,没有意思。

    赵煦没法强行留人,只得放霍善跟着苏轼出宫去。

    两人一出宫就如鱼入海,快活得不得了。苏轼让他儿子苏过负责扛着霍善,与他一起去大相国寺割烧猪肉吃。

    现烤的烧猪,想吃可得排老久的队!

    还得是他朋友多,才能占个好位置,让他能第一时间吃到皮脆肉香的烧猪肉!

    霍善就跟着苏轼现去了大相国寺品尝和尚烤出来的烧猪肉,再沿着大相国寺一路吃吃喝喝地走过去。

    大宋开封繁荣至极,沿街都是各种各样的小吃,看得霍善那叫一个眼花缭乱。

    这是个集举国之力供养出来的大都会,后世有名的《清明上河图》也只绘出了它这盛世繁华的一角。

    只可惜苏轼的悠闲时光很快结束了,因为他突然被赵煦恢复了官职,同僚来通知他一起去排练新乐章。

    没错,就是满朝文武喜迎传国玉玺。

    霍善倒是没什么所谓,他已经在这边待了两天,第三天他只需要去找钱乙玩耍就好!

    钱乙,太医丞,太医局二把手级别的人物,但品阶不高,不用参加受玺仪式大型排练,还可以跟霍善探讨医理!

    霍善让替父带娃的苏过把他放在钱乙家门口就可以了,剩下的他自己可以搞定。

    苏过哪里放心得下,还是亲自把霍善送到钱乙面前。

    接着苏过就发现确实没他什么事。

    人一老一少聊得非常投契。

    苏过只能约定下午再来接人。

    另一边,苏轼重回同僚圈子,不少人嗅到不一般的气息,都笑着来和苏轼搭话。

    已经混成枢密院一把手的曾布见了苏轼,还问他欠的稿子什么时候写。

    曾布和苏轼是多年老友了,他们家三兄弟跟苏轼都有同年之宜,当初可是同一批中举的。

    前些年曾布让苏轼给自己写篇文章,苏轼答应得好好的,结果一直没动笔,每次曾布问他要他就说“在写了在写了”。

    这会儿面对面碰上了,曾布可不就当面催起稿来。

    苏轼其实已经写完了,只是这几年书信往来少了,自己又远在岭南,不知道京师是什么情况,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寄给曾布。

    不能怪他犹豫,着实是朝中这接连数次的反复清算让心大如苏轼都瞻前顾后起来了。

    要不然他这些年给人写点有私人观点的信时也不会反复叮嘱对方“如果你爱我就不会把它给别人看”。

    这种谨慎并非他草木皆兵,而是如今朝中上下都爱借着党争排除异己,他也不得不学“聪明”。

    这会儿见曾布当面讨要稿子,苏轼虽然挺想和老朋友好好聊聊天的,但话到嘴边还是回了曾布一句:“回去就写,回去就写。”

    哎,京师居,大不易!

    想回家和他家小友吃点好的。

回目录:《医汉》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1《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2《颜心记》作者:时音 3《交错的场景》作者:松本清张 4《月升沧海》作者:关心则乱 5《梦华录》作者:关汉卿 6《在暴雪时分》作者:墨宝非宝 7《长相思第二季》作者:桐华 查看图书全部分类